首頁 > 衛教資訊

2024-08-22

衛教資訊 | 【快篩和聚合酶連鎖反應-下篇】

【快篩和聚合酶連鎖反應-下篇】

 
醫學檢查百百款,儘管獸醫師花很多時間解釋,但許多時候我們往往不太清楚其中的差別,最近我們遇到了一些快篩結果和聚合酶連鎖反應的結果不一致的情況,也導致家長們對這些結果為何會不一樣感到疑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檢查結果有什麼可能性造成不一致。
 

▉PCR聽起來很厲害,為何不一開始就送檢PCR?

PCR檢測在目前動物醫院絕大多數仍仰賴外送實驗室進行檢查,其所需時間往往介於5-7天之間,有時候一些疾病沒辦法讓我們等那麼久才開始治療,這時候如果有快篩結果輔助診斷,則可以在尚未確診時預先給藥避免症狀擴大進一步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PCR檢查有沒有什麼盲點?

如同所有的實驗室檢查一樣,PCR的結果準確性仰賴於引子(Primer)的設計,而有時候病毒可能會在本土化的過程中進行突變,導致原先設計的引子與突變後的序列不吻合導致驗不出來的可能性,而PCR如果在檢測的過程中出現人為干擾等問題仍然會有偽陽性的可能性,此時獸醫師往往會和實驗室進行病況討論決定是否要進行再次檢驗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可能會發生的一些結果不一致的原因

|快篩陽性但PCR陰性:
 
╴快篩偽陽性:快篩試劑可能與其他物質產生交叉反應,導致偽陽性結果。
檢測時間點差異:快篩可能在病毒量較低時就呈陽性,而PCR採樣時病毒量可能已降至檢測限以下。
 
╴採樣部位差異:快篩常採用鼻腔拭子,而PCR可能使用咽喉拭子,病毒在不同部位的含量可能有所不同。以動物來說鉤端螺旋體的菌血期早於菌尿期發生,若於菌尿期時送檢血液檢體可能導致檢驗出現偽陰性。
  
╴快篩敏感度較高:某些快篩的靈敏度可能比PCR高,導致在低病毒量情況下出現PCR沒有正確複製到該有的引子片段產生偽陰性。
 
╴檢測種類不同:部分採用抗體作為檢測標準的快篩,有可能在疾病康復後持續驗出身體記憶的抗體,而此時體內已經沒有足夠的病原量供PCR複製。
 
|快篩陰性但PCR陽性:
 
╴快篩偽陰性:快篩敏感度較低,可能無法檢測出低濃度的病原體導致偽陰性結果。如:流感病毒快篩。
 
╴採樣品質問題:快篩採樣技術不當或樣本量不足,可能導致偽陰性結果。如梨形鞭毛蟲或犬小病毒等使用糞便採檢的快篩需達到建議的糞便量,否則仍有偽陰性的可能。
 
╴檢測時間點差異:在感染的晚期,病毒量可能較低使快篩結果呈陰性,而PCR仍能檢測到極微量的病毒核酸。
 
╴感染初期:快篩通常檢測病毒抗原或抗體,疾病感染初期時抗原量可能未達檢測標準導致陰性結果,而另一可能性為感染初期身體內還未產生足量抗體可供快篩檢測出來導致結果呈現陰性。
 
|其他少見因素:
 
a. 檢測試劑品質問題:快篩或PCR試劑品質或設計不佳,可能導致結果不準確。
b. 檢測操作錯誤:操作人員未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可能導致結果不準確。
c. 樣本運輸和儲存問題:樣本運輸和儲存不當,可能導致病原體降解或污染,影響檢測結果。
d. 個體差異:不同個體的免疫反應和病毒清除能力不同,可能影響檢測結果。
 
 
▉臨床上其實很常會遇到快篩結果與PCR不符合的時候,而這的確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同時也是為何我們建議要送PCR進一步檢驗的原因。最後,為確保診斷的準確性,需要綜合考慮臨床症狀、流行病學史、多次檢測結果等因素,並在必要時進行重複檢測。
 
▉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其他檢查…
除了最常見的快篩與PCR以外,目前動物醫學上也有許多針對不同疾病產生的特殊檢查,例如當我們遇見一隻懷疑可能有傳染性腹膜炎(FIP)的貓咪時,若有辦法抽出胸水或腹水,則會建議送檢到台大實驗室進行免疫螢光染色檢查,此舉主要是觀察體內的巨噬細胞有沒有進行吞噬病原的作用,若在巨噬細胞內觀察到螢光染色,則高機率代表突變的病毒穿透原本棲息的部位導致全身性的感染問題,比起單純利用PCR做變種冠狀病毒的定序,免疫螢光染色目前是學界公認較具病理診斷價值的一項檢查。
 
▉醫學的診斷技術是與時俱進的,隨著越來越多針對疾病的特異性檢查被研究出來,我們得以用更為精確且實證醫學的方式面對家中毛孩的疾病,比起以前只能用藥物做嘗試性的治療,我們相信正確診斷後給藥一定在大多時候更符合動物醫療倫理,這避免了無謂的藥物投入,因為當沒有診斷或治療方向錯誤時,藥品即是毒品,而手術即是創傷。
 
 
 

  • 1
  •  
  • 2
  •  
TOP